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塵埃落定,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早先以“大部制”導向的機構改革為全國探路?!皣鴦赵旱姆桨?,對廣東前幾年的改革經驗有所總結、吸收,也是對廣東的肯定”,全國人大代表李春洪說,改革始終是一個上下結合的循環(huán)。多位專家認為,在接下來機構改革方案實施的過程中,要借鑒廣東將機構改革與簡政放權緊密結合的做法,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向社會轉移職能,鞏固改革成果。
多項“動作”廣東已有先例
昨日出爐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將食安辦、食藥監(jiān)、質檢、工商相關職能并入;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合并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這種組建思路與做法在廣東各地“大部制”改革中均可見到。
例如在“改革標兵”順德區(qū),整合了原質監(jiān)局、工商局、安監(jiān)局三個局,成立市場安全監(jiān)管局。在去年進行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中,行動迅速而有效。而將新聞出版部門和廣電部門合并成為文廣新局,也是得到普遍認同的做法。在深圳市2009年啟動的機構改革中,將衛(wèi)生局與人口計生局合并,成立市衛(wèi)生和人口計生委。
“每次機構改革,都應該是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問題和突出的矛盾進行,不是憑空的”,李春洪說。機構改革要因地因時,例如,在東莞市機構改革中,將農辦、海洋漁業(yè)局都并入了農業(yè)局,而在沿海的陽江市機構改革中,保留了海洋漁業(yè)局,大力發(fā)展海洋產業(yè)。而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重新組建了國家海洋局,將海監(jiān)、漁政、海防、緝私等職能并入,有利于加強海洋力量。
李春洪表示,國家的改革方案吸收了廣東的做法,也是對廣東前幾年改革的肯定。“改革始終都是上下結合的,下邊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放權、放手,有了經驗總結,再上升到相關的政策,再來指導下面的實踐,這始終是一個循環(huán)”。
多余人員處置,是否應“不趕人”?
機構撤并后,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位子”少了,職能合并,必然有多余人員需要“消化”。如去年佛山市高明區(qū)在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的領導陣容無不“豪華”,副局長都有十幾個。
“人員都在內部消化,我認為機構改革不是趕人”,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教授許耀桐說。他表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以后,還要增加執(zhí)行機構,一小部分人做決策,大部分人執(zhí)行,改變過去決策和執(zhí)行不分的做法。在安置人員方面,可以采用提前退休,補償等辦法。
但也有聲音認為“不趕人”并不合適。人民網一篇評論就指出,機構改革要擺脫“不讓一個干部吃虧”的觀念羈絆,減少領導職數,真正精簡人員。
“在簡政的同時向社會放權”
“轉變職能是不是真正到位,最終會決定機構改革的成效”,李春洪表示,往往有這樣的情況,改革瘦了身,過幾年又膨脹了,因此機構改革不僅要合并職能,還要簡政放權。
“職能轉變不到位,事還是那么多,人少了就干不過來了,所以精簡后還是會膨脹”,李春洪說,轉移職能就不能只是在上下級政府和同級政府之間轉來轉去,轉不出去,成果就很難鞏固。
李春洪表示,要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在簡政的同時向社會放權,政府轉移職能才能見效?!白屔鐣M織來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解決面對群眾的一些技術性、事務性的問題”。
為行政審批、商事登記等后續(xù)改革鋪路,也被普遍認為是廣東機構改革的經驗。如順德的大部制格局,明晰了部門權責。順德區(qū)負責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官員也表示,無論是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還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都是以大部制改革作為基礎的,是它的延續(xù)。
深圳市長許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xiàn)在將機構改革更多講的是機構設置,這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機構設置外,機構內部職能的定位、行政審批的精減以及審批流程的優(yōu)化等都非常重要。深圳的改革效果總體是好的,但是整體運作還是需要不斷完善的,“大部制是個永遠在動態(tài)完善的過程?!?/p>
“國務院改革,也將是地方改革的風向標”,昨日,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務院改革方案參與者之一宋世明也表示,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職能轉變”,并處理好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
統(tǒng)籌:南都特派記者 黃怡
采寫:南都特派記者朱江燕 孫天明 劉其勁 劉黎霞 薛冰妮 黃怡實習生 寧妍 發(fā)自北京
●國務院新舉措
◎組建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將國家人口和計生委的研究擬定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國家發(fā)改委;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理;不再保留衛(wèi)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
保留國務院食安委,具體工作由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承擔;不再保留國家食藥局和單設的國務院食安委辦公室。
◎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不再保留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廣東先行方案
◎順德大部制 整合原質監(jiān)局、工商局、安監(jiān)局三個局,成立市場安全監(jiān)管局。
◎廣東商事登記制度 深圳、珠海、東莞、佛山順德區(qū)試行零資本即可注冊公司,同一地址可以注冊為多家企業(yè)的“住所”,經營范圍除許可經營項目需憑批準文件外,一般經營項目可以自主經營。
◎廣州文廣新局 將新聞出版部門和廣電部門合并。
◎深圳市衛(wèi)生和人口計生委 將衛(wèi)生局與人口計生局合并。
◎東莞市農業(yè)局 將農辦、海洋漁業(yè)局并入;位于沿海的陽江市則保留海洋漁業(yè)局,大力發(fā)展海洋產業(yè)。
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劉悅倫:
“制定方案前,中央派人到粵調研”
南都訊 特派記者程俊 李平 發(fā)自北京 昨日,近期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昨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劉悅倫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在制定這份方案之前,中央曾派調研組來廣東調研,包括佛山,然后把廣東的經驗帶回去,并把一些成熟的經驗融入到這份方案中。
“這一次的改革方案再一次證明廣東是改革的先鋒,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因為這一次的機構改革方案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廣東的經驗,包括佛山經驗、順德經驗?!眲倐愅嘎叮@一次為了制定機構改革方案和職能轉變方案,中央派人到廣東去調研,“首先是廣東去匯報,希望中央有一些放權和進行職能轉變,中央也隨后派人去廣東調研,派人去了佛山,去了順德,然后把廣東的經驗帶回來,把廣東比較成熟的東西納入方案中去?!?/p>
劉悅倫認為“納入到方案中的廣東經驗”首先一個是機構調整,順德早在2009年就進行了大部制改革,再一個是食品藥品監(jiān)管職能的整合,正好也是佛山開始做的。在做這個事情之前,中央政府專門派人到佛山去,我們也派了人到北京來跟他們介紹這方面的經驗。所以這一次也吸取了我們的經驗。
另外還有商事登記改革。佛山包括順德,還有東莞、深圳、珠海都已經實施,從“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只要一登記就可以拿到營業(yè)執(zhí)照,需要特殊審批再到各個部門去辦,但不影響你先開業(yè)。注冊資本從“實繳制”到“認繳制”,這些做法都是我們廣東的一些好做法。
“最后還有向社會放權。培育社會組織,向社會組織放權,這是廣東最近這兩年一直強調的做法,也是佛山的一個做法?!?/p>
點評
全國政協(xié)委員施芝鴻:
社會體制改革有廣東的影子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昨日在小組討論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有關社會體制改革的內容,很明顯有廣東省的影子,是對廣東相關改革經驗的借鑒。施芝鴻還表示,廣東在社會體制改革以及社會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中央也很關注廣東的探索。
施芝鴻說,廣東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方面放低門檻,減少前置審批,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制,鼓勵民生類、社區(qū)管理類、慈善類以及和社會事業(yè)有關的社會組織直接登記,通過放寬登記這種方式可以讓社會組織更快發(fā)育起來,“可能跟廣東經濟社會發(fā)展比較快有關,需要社會組織分擔分流一些政府管得太多、管不了以及管不好的社會職能?!?/p>
施芝鴻表示,廣東的探索意義在于把社會建設由一般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轉向社會組織發(fā)育和管理機制的激活,而且更多強調社會治理而不是社會管理,“區(qū)別在于社會管理是自上而下垂直型的,重在‘管’,社會治理體現(xiàn)社會自治,參與管理的面更多,管理的主體也不限于政府,把各種社會組織調動起來?!?/p>
他還特別提到廣東在社區(qū)設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聯(lián)絡站、工作室的做法,認為這是對現(xiàn)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優(yōu)化,使現(xiàn)有政治體制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
南都特派記者孫天明王殿學發(fā)自北京
部分部門抱著權不放舍不得含金量高的審批項目
中央編辦原副主任黃文平建議加大改革監(jiān)查力度,防止“說了不干”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中央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會長黃文平昨日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身份,參加特邀界別分組討論時回憶起自己經歷的2008年上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設計與實施的過程,并對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建議。他說,這次機構改革重點是“簡政放權”,要劃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權界。建議人大政協(xié)對執(zhí)行過程監(jiān)督檢查,防止出現(xiàn)“說了不干”的現(xiàn)象。
鐵道部改革方案五年前被拿下
黃文平曾經參加2008年機構改革方案制定等工作。昨日談起上輪機構改革方案時透露,“鐵道部和電監(jiān)會在上次機構改革方案中,最后環(huán)節(jié)因其他原因被拿下,造成交通運輸部綜合交通體系建立遲滯五年?!蔽迥昵拌F道部與機構改革擦肩而過,造成不必要損失與浪費。如修一條公路橋或鐵路橋,各部門只考慮自己的使用,若共同設計就可節(jié)省很多財力、物力與人力。沿海省市對此有很深體會,部門職能交叉或分離影響行政效果,加大行政成本。
黃文平認為,其他方面機構改革可以結合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不是調整一次管五年,中間就不動了?!?/p>
留下審批項目都是含金量高
黃文平指出,此次機構改革特別強調“簡政放權”。地方和部門反映較強烈的是權力高度集中,特別是投資權、規(guī)劃權。在放的方面,一是著力推進向市場放權,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向社會放權,更好發(fā)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還有向基層放權,下放審批事項。
對于下一步改革建議,黃文平說要繼續(xù)加大力度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審批項目2001年以來清理六批,清理2500多項,但大家感覺實際效果并不明顯,保留的審批項目還有1500多項,有的一項審批還可以拆分成十幾項、幾十項。部分部門抱著權力不放,經過多輪清理,部門保留的都是最舍不得放、含金量最高的審批項目,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p>
建議監(jiān)督檢查機構改革落實
國務院機構改革大幕已經開啟,接下來將進入“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階段。見證上輪機構改革過程的黃文平對操作執(zhí)行階段非常重視,他強調,“寫在紙面上還是不夠,真正落實起來需要督促檢查?!苯ㄗh全國人大把落實機構改革納入執(zhí)法檢查范圍,全國政協(xié)在民主監(jiān)督方面也可以發(fā)揮作用。
“這次方案有一條是抓緊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實際上在2008年機構改革中,我們直接和發(fā)改委談的‘三定’規(guī)定中就提出,及時修訂調整投資核準目錄,大幅提高國家核準項目的規(guī)模和限額,不要很小的項目都跑到發(fā)改委來審批?!秉S文平說,當時設想是原來5000萬元的投資要到發(fā)改委審批,能不能提高到2億-3億元標準,“誰投資誰負責,這些(在改革方案上)寫得很清楚,縮小投資審核范圍,下放投資審核權限,要求按此原則每兩年修訂一次。也就是說,修訂目錄,上屆發(fā)改委就沒干,我們幾次督促催問,聽說他們把審批范圍反而擴大了,而且更嚴格。所以,這方面的監(jiān)督檢查應該完善?!?/p>
設立高層協(xié)調機構統(tǒng)籌改革
曾受到關注的設立更高層級部門統(tǒng)籌協(xié)調改革的設想,這次沒有體現(xiàn)。對此,黃文平建議加強完善體制改革協(xié)調機制。
“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方面的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實際上應該有一個高層次對各項改革統(tǒng)籌的機構?!秉S文平說,目前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發(fā)改委在牽頭,行政體制改革在中央編辦,文化體制改革在中宣部,政法委管著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這些體制改革的銜接確實需要征求各方意見,要加強改革系統(tǒng)性、整體性與協(xié)同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與方案。
黃文平建議,“國務院部門要加強事關長遠的基礎性職能建設,抓大事,抓宏觀,從頂層設計、制度保障角度對宏觀加以謀劃,這比具體項目重要得多。管住政府該管的事情,不該管的就不要管?!?/p>
建言
佛山市市長劉悅倫:
改革方案可注重行政審批流程再造
“首先應在總結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全面清理政府職能?!睂τ谙乱徊絿倚姓w制改革,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劉悅倫提出一些建議。
他說,這次方案提到了職能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但還有一塊重要的內容沒有提到,就是行政審批流程的再造,我認為這是一個缺陷?!皺C構履行職能還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來做,過去的審批流程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存在著不公開透明、流程可能不科學;比如過去審批是串聯(lián)審批,批完這個再批那個,耗時非常長,有的事情整個審批搞下來要半年一年。如果你把它分為前臺和后臺,前臺你把案子收下來,后臺是幾十個部門或者十幾個部門同時進行審批,審批時間將大大縮短,現(xiàn)在就是我們佛山采取這種方式?!?/p>
“另外機構調整在今后仍然要圍繞著行政職能轉變,看準了再干循序漸進式地干?!眲倐愓f他個人不主張部門采取很劇烈的改革重組模式,應該根據行政職能的情況和行政審批流程的再造,逐漸推進大部制的改革,“這一次穩(wěn)定下來應該相對穩(wěn)定一段時間,不應該過兩三年又動一次,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進行了七次政府機構改革,我覺得多了一點?!?/p>
最后,劉悅倫建議,這次放權以后要注意監(jiān)管,不能一放了之。
全國政協(xié)委員藍逢輝:
打破公務員鐵飯碗改變公務員終身制
“這個人的問題沒解決好,改來改去結果還是很臃腫。”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藍逢輝在無黨派小組發(fā)言中表示,機構改革的第一條應該是處理好人的關系,打破公務員的鐵飯碗,改變公務員終身制。他還表示,現(xiàn)在成都一個處級公務員拿到手的工資是4000多元,“絕對低”,如果不腐敗,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應該改革公務員的薪酬,“讓公務員成為人們向往的職業(yè)”。說及此處,藍逢輝周圍有數名委員同時表示,“已經是向往的職業(yè)了”。
“反正我是做不了?!彼{逢輝對此不認同,他認為目前人們覺得這個職業(yè)好是因為這個職業(yè)穩(wěn)定,這個職業(yè)有貪污的可能,頭上有光環(huán),實際上一個處長的工資只相當于他們公司一個助理的收入。“要把這個光環(huán)拿掉”,不給他們貪污、拿紅包的機會。
“你看現(xiàn)在不許吃不許喝的,你看再讓他們忍一年看看?”藍逢輝認為,如果沒有薪酬制度的改革,目前禁止吃喝風的做法都維持不了太久。如果讓公務員在現(xiàn)行收入的情況下保持廉潔,到時很多人都要去企業(yè),吸引不了優(yōu)秀的人才。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防止貪腐行為通過機構調整洗白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昨日表示,接下來機構調整中應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以及貪腐行為通過調整洗白的情況發(fā)生。
李忠杰說,機構改革過程中應做好資產核查問題,每次機構改革會涉及到大量資產賬目,調整過程中往往人心不穩(wěn),說不定很多資產流失,甚至有些貪腐問題通過調整洗白,應該加強審批。尤其是鐵道部,資產非常多更應慎重細致。機構調整過程中要做好檔案資料保管、移交工作。
聲音
機構改革不是拆廟,是怎么下放權力。怎么把政府不該管的少管,讓給群眾組織,老百姓自己去管。
———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江門市副市長李葳
政府機構改革還要注意走過場問題,政府權力能否真正放下去,要有監(jiān)督。機構改革后,各部委職責更清晰了,如果還管不好,就要追究責任。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光大集團總經理羅哲夫
精簡政府機構是大勢所趨,但機構改革不要翻過來覆過去。一定從縣、市、省,再到中央,需要統(tǒng)一進行機構改革,若上下層級改革不對口,會出現(xiàn)“底下一個人,對上頭三個人”的現(xiàn)象,使一些工作職能受影響,帶來管理交叉。機構改革要把職能交叉趕緊廢除。
———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
南都特派記者王衛(wèi)國 孫天明 王殿學 莊樹雄 裘萍 楊章懷 徐艷 實習生 劉佳昕 徐麗敏 李明達 朱煜 發(fā)自北京 綜合新華社電
(原標題:國務院機構改革多項“動作”廣東已有先例)